实用抗旱保苗造林技术浅谈
浏览人数:11310
我国南方亚热带地区广泛分布的红壤和黄壤适于多种林木生长,但侵蚀严重,有的地方甚至底土裸露,沟壑纵横,急需植树造林,恢复植被,保持水土。同时,亚热带气候有干湿季分明,春夏多雨,秋冬干旱,特别是喀斯特地区土壤瘦薄,水肥条件差,千季翠象很常见,尤其近年全球气候变暖,灾害性气候增多,干旱加剧,因此,科学抗旱保苗,提高造林成活率显得尤为重要,这里简要介绍几种实用抗旱造林技术供各地参考。
一、适地适树
就是使造林树种的生态学特性和造林地的立地条件相适应,以达到该立地在当前技术经济条件下可能达到的高效水平,科学选择抗性较强的乡土树种进行造林,是有效提高成活率和生长量的首要条件。
二、忘种壮苗
选用抗性强、经济性状好的优良品种进行容器育苗造林,容器苗根系完整,抗旱性强,无绥苗期,造林成活率高。加之容器育苗所用营养士肥力高,利于苗木生长。用容器育苗造林还具有不受栽植季节限制、可节约种子、缩短育苗年限、利于培育优质壮苗等好处。但用塑料薄膜容器苗造林时一定要注意脱掉容器或撕掉容器底部。
三、细致整地。注重水土保持
土壤是林业生产的基础,疏松土壤,改善结构.增加土壤有机质,可增加土壤持水量和有效含水范圈。一是整地时间提前h,并适当提高整地规格,一般阎叶树不低于80cmx80cm~80cm,针叶树不低于50cmx50cmx50cm,整地后让其自然风化lOOd左右再将种植穴内换填已熟化的表土或客土或放入一定量的土杂肥,这样,来年冬春季或雨季定植,穴内水肥条件均有利于树木生长;二是除平地外一般不用全垦方式整地(不利于水土保持),对陡坡造林地可改成台地(土质山)再开挖种植穴,或做鱼鳞坑(沙砾山1、筑土埂,以拦蓄雨水,分散径流。三足开沟截水,往坡地上方开等高水平沟,以截除径流冲刷,增加土壤渗吸降水量。
四、合理密度.精心栽植
适当密植,可使林木提早郁闭,增强对不良环境的抵抗力。使用生根粉、保水剂和浸泡造林技术,可有效提高成活率。ABT生根粉系列具有补充外源激素与促进植物体内内源激素合成的双重功效,能促进不定根形成,缩短生根时间,并能促使不定根原基形成簇状根系呈暴发性生根。
苗木移栽时用它处理苗木根系,能有效提高成活率,促进根系发育,加速幼苗生长,增强抗逆能力;造林时根部施入保水剂的同时与肥料等结合使用,可使它们缓慢释放,以满足植物生长需要;裸根苗造林前先将苗木用清水浸泡24h以上,使苗木吸足水分再进行栽植,可明显提高造林成活率,如果苗木经过浸泡后蘸上泥浆效果更佳;冬春旱季造林采用农用薄膜、牛皮纸、报纸等材料,将地上苗干缠绕或包裹起来,可有效防止苗木失水,提高造林成活,当发芽或放叶后,应适时去掉苗干保护材料;大规格苗术春季造林时,根系带土球造林可显著提高成活率。
五、灌溉补水
灌溉是人为改变造林地水热状况和林术空气湿度,提高造林成活率,促进幼林生长的有效措施。造林时浇足定根水,对干旱地区的林木栽培具有重要作用,对于有水源条件的苗圃及幼林地,应尽量浇水抗旱,浇水时间以上午4~7时为宜,在高温时应尽量避免在_!_
午10时~下午4时期间浇水及喷水。浇水可结合施肥,提供树体营养条件,为节省用水,还可采用树冠喷水方法进行降温抗旱。
六、松土保水
定期中耕除草,切断土壤毛细管,使地表物理蒸发减少,避免土壤板结和龟裂,若用周围铲除的杂草覆盖树塘,则抗旱效果更好。
七、覆盖保水
用稻草、麦秆等秸秆或收集枯枝落叶、杂草等进行树盘覆盖或地面覆盖,或者用薄膜覆盖树塘,可有效保蓄土壤水分,有利于抗旱、保墒。覆盖厚度以10~15cm为宜,如进行地面覆盖,应在浇水后立即覆盖既可更好地发挥覆盖效果,又可提高浇水效果。另外林间套种豆科绿肥作物,增加植被覆盖度,有利于培肥土壤、增加空气湿度、降低地温、减低风速、减少蒸发营造有利于幼林生长的小气候。
八、遮荫降温
用树枝、稻草或者遮荫网进行遮荫,以减少阳光照射,可降温、防风、保湿,减少蒸发蒸腾量。
九、合理施肥
土壤中氮素过多,会使植物茎叶徒长,减弱植物对干旱和病害的抗性;磷素具有促进侧根、细根发育的作用,能提高植物的抗旱、抗病能力,钾素对植物光合作用具有调节或催化作用,能减少植物蒸腾,提高植物抗旱性。科学合理施肥可提高土壤肥力,改善苗术和幼林营养状况,增强抗性。
十、平茬修剪
对阔叶林及一些针叶树中萌芽能力强的树种.在造林初期,当苗木失去水分平衡而可能影响成活率时可齐地面或接口以上10~15cm左右平茬,以减少水分需求,待其重新萌发新条后,再选留其中较壮的l~2条作为培育对象,余者全部除掉。另外,也可通过合理修剪,适当抹芽、修枝、剪去受害枝叶、摘除部份叶片降低植物蒸腾,提高成活率。